题名:
|
唐宋绘画“逸品说”嬗变研究 tang song hui hua“yi pin shuo”shan bian yan jiu / 辛尘主编 , |
ISBN:
|
978-7-5499-5488-9 价格: CNY59.00 |
语种:
|
chi |
载体形态:
|
301页 图 26cm |
出版发行:
|
出版地: 南京 出版社: 江苏凤凰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: 2016.1 |
内容提要:
|
中国画论“逸品说”之嬗变史,是中国传统艺术史研究重要课题之一,亦是极富中国文化特征之艺术史研究课题之一。其内容之丰富,既包含艺术批评史,亦包括艺术理论史、创作风格史,可谓一体三面。中国画论“逸品说”发端于唐代,初以艺术本位立场之“质量批评”与“风格批评”为特征。洎北宋嬗变成以非艺术本位立场之“人格批评”为特征,形成既深且广之思潮,蔚为一场士人艺术运动,从观念上撼动了中国传统绘画发展轨道中国画论“逸品说”嬗变之历史过程,与中国特殊艺术主体文人士大夫所发挥重要作用直接相关。秦汉以来,文人士大夫作为一种既连续又流变之社会阶层,是中国传统显性艺术主体,更是中国“大传统”之实际承担者。正是文人士大夫之特殊秉性,使其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建构起“画之本法”,又在特定历史条件下逐渐将之解构,并且由观念而创作,重新建构起以“逸品”标识之“新画之本法”。毋宁说,文人士大夫主宰着中国传统显性艺术史之发展轨迹,而以“士人画”为载体之“逸品说”,正嬗变于文人士大夫社会历史地位之演变中,是中国“大传统”历史变迁在绘画艺术中具体表现。本书系“中国传统绘画‘逸品说’嬗变研究”课题之唐宋部分,力图抓住文人士大夫艺术主体这一核心,从“大传统”(占据主导地位之学术思想)--“逸品说”(及与之相对照之“正统”艺术观念)--“逸品”绘画(及与之相对照之“正规”绘画)三者之关系,着重考察唐宋两代“逸品说”发生与发展之历史过程及其成因,并在《余论》中对元明清“逸品说”嬗变作简要勾画,是为本课题后续研究之基本框架。 |
主题词:
|
中国画 绘画理论 中国 唐宋时期 |
中图分类法:
|
J212 版次: 5 |
主要责任者:
|
辛尘 xin chen 主编 |
附注:
|
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(PAPD) 南京艺术学院学术著作出版基金资助 江苏省“十二五”重点学科(艺术学理论一级学科)建设资助项目 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“江苏省文化艺术发展研究中心”建设资助项目 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创新团队建设项目资助 |